中旭文化网欢迎您会员注册|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蒋鸣泉>>蒋鸣泉观点文章>>文章内容

电梯法则和金字塔原理(金子塔原理)

发布日期:2015-07-10 14:16:07 浏览次数:1549

接上文。

再说说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很简单,就是“先从结论说起,先说中心思想,然后再向前推演”。同样举个例子吧。 

你在办公室,忽然你的下属冲进来,对你说:“老板,我最近留意原材料的价格,发现很多钢材都涨价了,还有刚才物流公司打电话来说提价,我又比较了几家的价格,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说服他不涨价;另外,其他竞争品牌最近也涨价了,我看到……;对了,广告费最近花销也比较多,如果……可能……” 

是不是你一头雾水?听了半天你还不知道他究竟要说明什么,或者要求你提供什么帮助,或者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作出什么决定。 

如果他这样说:“老板,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涨价20%,而且要超过竞争品牌,因为:第一,原材料价格最近涨了30%,物流成本也上涨了;第二,竞争品牌全部都调价10%~20%,我们应该跟进;第三,广告费超标,我们还应该拉出空间,可以做广告……老板,你觉得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这样是不是更清楚?这就是“金字塔原理”。我们经常在思考和分析问题、与他人沟通、撰写商务报告时陷入逻辑不清的困境,那我们该怎么办?“金字塔原理”就是教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结构化方法,相对迅速地梳理自己的思维逻辑、高效有序地与人沟通、简明扼要地进行商务写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是非常实用的,“金字塔原理”主张先说结论,并将重要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类分组,就是对这个理论的应用。 

无论是“说”还是“写”,为了节省对方的时间,使对方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思想,我们都要构造一个个“金字塔”,这是一个“自下而上思考”和“自上而下表达”相互结合的过程。 

“自下而上思考”,是指我们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罗列出各种论据、现象、素材,然后再分析这些论据、现象、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到结论;“自上而下表达”,是指我们在向别人表达结论的时候,不能先罗列论据、现象和素材,因为这并不一定是对方最关心的事情,如果先罗列论据、现象和素材,就很有可能是在浪费对方的时间,所以,我们要首先说明结论是什么,如果对方对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感兴趣,我们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据、现象、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对方只需要知道“结论”,那我们就不必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分析论据、现象、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了。

 

运用“金字塔原理”表达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第一、 先说结论; 

第二,以上统下,任一层次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第三,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同一个层次; 

第四,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例如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究竟采用哪种顺序,主要取决于对方的偏好与我们的判断。

 

“金字塔原理”适用的情况非常多,无论是快速阅读一篇文章,还是快速记忆一段文字,无论是聆听、记录、整理、理解、传达上级的指示,还是和上级进行一次双向的沟通汇报,无论是做一次公开演讲,还是撰写一篇商务文章、拨打一个电话、发送一条短信,无论是分析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还是分解某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制定某个项目的工作计划,无论是分析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都会用到“金字塔原理”这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金字塔原理”在强调逻辑结构的同时,特别强调挖掘和尊重“对方的需求”,说什么和怎么说,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点、需求点进行适当的调整。虽然“金字塔原理”、逻辑结构无处不在,但是,“思想”、“创意”本身更加重要,尊重对方的兴趣点和需求点、灵活调整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评论(共0条评论)

匿名

验证码

评论

暂无评论!
蒋鸣泉
蒋鸣泉
助理手机:18611753046
常驻地:四川省-成都
性别:
年龄:47岁
授课年限:14年
擅长领域:中层管理、领导技能、银行金融
授课费用:20000元/天(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