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旭文化网欢迎您会员注册|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吴丹>>吴丹观点文章>>文章内容

面对工作压力,我们该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17-11-07 10:45:11 浏览次数:715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知从何时起,“压力山大”成了都市白领自嘲的流行语。“有压力时觉得累,没压力时觉得可怕”“加班压力大,不加班压力更大”。最新一项调查显示,2/3的白领认为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压力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几十万人。

 

面对工作压力,我们该何去何从?

压力分析

那么,什么是压力呢?从医学角度上说,压力是在外界刺激下引起的伴有躯体技能和生理改变的身心紧张状态,是人面对紧张状态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它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不安等状况。压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感觉,它是无形的,是一种源自精神或心理层面的力量,这种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不适感,甚至影响心理、生理的健康。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显示,过大的压力是导致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消化系统溃疡、心脑血管病变、皮肤老化、记忆力减退、抑郁症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压力也并非一无是处,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把压力变为动力”。由此可见,适度的压力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比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出门旅行的时候,一般不会有太多身体不适的感觉,反倒是回家后开始生病了。这是因为出门在外,精神通常 处于比较兴奋、紧张的状态,由此带来的适度压力,促进了自身免疫系统的活性,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提升了。回家后,压力消除,身心放松,免疫力也随之降低,加之旅途的劳累,于是各种头疼脑热的症状都显现出来。 

因此,从产生作用的后果看, 压力可以分为积极的压力和消极的压力。那些能促使行动意愿出现、使人产生动力、激发斗志的压力,就是积极的,它们不但是有益的,更是必需的。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告子下》里也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表述。承担必要的职责、确立现实的目标、参加擅长的比赛项目,这些行为产生的压力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凝聚力和自信心、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是消极的压力呢?那些会产生负面的、不良结果的压力就是消极的。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不但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对工作缺乏兴趣、破坏同事间的关系,还会损害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甚至导致精神障碍,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

积极的压力与消极的压力最明显的区别在“度”,把握好压力的“度” 就能使压力的积极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一旦这种“度”失去平衡,压力的消极 

影响就会凸显。而所谓的“度”既包涵客观因素(如压力的大小、持续时间、压力来源的多少等,源于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又涉及我们自身的主观范畴,它与一个人的性格、心胸、见识、阅历、受教育程度、价值观、责任心等密切相关。科学研究显示,当人在生理、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出现如下情形时,就可以判断为压力过大了:总感觉身体疲乏、嗜睡,但睡眠质量又不好;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疼;食欲不振,胃疼、胃胀,大便不畅;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有时胡思乱想,有时大脑又一片空白;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无端发脾气;信心不足,悲观失望,对一切都缺乏兴趣;遇事紧张,优柔寡断;比以往更大量地吸烟、饮酒;有厌世的冲动或行为等。

压力管理

压力无处不在,既然躲不开,就要学会积极主动地管理。对待压力问题,最关键的是培养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心理学上,将压力表述为“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繁重的工作、领导的要求、岗位的责任、激烈的竞争……这些外部的且客观存在的压力源往往难以改变,但是在面对这些压力源时,我们自己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可以做出合理调整。有人说,心态就是一面“魔镜”,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总是用悲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就会变得悲伤;如果用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就会变得快乐。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说过:“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做到“谈笑间,压力灰飞烟灭”!

正确的心态为管理压力提供了适当的环境因素,在面对各种现实的压力源时,还可采取一些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类似项目管理活动中应对风险的措施,我们在管理压力时,也可以使用如下四种手段,即解决、中断、转移、放弃。

解决压力

发现导致压力产生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将造成压力的问题本身给予有效解决。问题解决了,压力自然也就消除了。比如工作遇到了困难,首先要认真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性的,还是资源性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还是需要对外求助解决的。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有解的,通过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破解难题,从而化解压力。在面对问题时,既要相信自己,永不言败,又要客观正视自己的能力、水平,力所不能及时,要主动向他人求助,说明自己的困难和需求,争取获得帮助和支持。

中断压力

在面临压力事件时,采取“等一等”“喘口气”的方法,暂时将难解的问题搁置。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些其他相对更容易、更轻松的事,或者干脆休息一下,听听音乐,放松放松,或者与家人、朋友聊聊天,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总之,让自己的身心暂时离开那些导致压力的事情。中断压力,既可以让自己的头脑、身心得到些许的休憩,有助于理清思路,还可以给问题本身留出一定的发展时间,静观其变,也许会得到好的转机。我自己的体会是,在工作中很多今天遇到的难题往往都在第二天突破或解决。

转移压力

把压力本身,连同导致压力产生的问题交由他人处理。那种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项目工作,而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门协作、配合。管理者们要善于授权,将自己的压力分解到其他相关成员身上。这种基于了解和信任的授权不是“甩包袱”,而是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种压力的转移,就是倾诉。当我们遇到困难、感受到压力时,找人倾诉心中的焦虑、困扰,也有助于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放弃压力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取舍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求,不肯舍弃那些无法企及的利益、诱惑,就会让自己倍感焦虑、烦躁,压力山大。对于这种压力,就要采取放弃的原则。不能兼而取之,就要果断放弃。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是基于个人价值观做出的选择,只要不违背道德法律、公序良俗、不给他人造成困扰,都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结语

总之,我们在面对压力时,对于那些导致压力的问题,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静观其变,再做打算;不允许搁置的,还可以选择转移,求助于外部资源的支持;如果压力问题实在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范围,就应当果断做出取舍的决定,不让过大的压力继续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压力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害的压力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痛苦。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或许您还想了解:吴丹讲师培训动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评论(共0条评论)

匿名

验证码

评论

暂无评论!
吴丹
吴丹
助理手机:18611753046
常驻地:广东省-广州
性别:
年龄:42岁
授课年限:未知年
擅长领域:职业修养、职业心态、
授课费用:18000元/天(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