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旭文化网欢迎您会员注册|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王家尧>>王家尧培训课程>>课程详情

老子智慧与领导力的培养

  • 发布日期:2015-07-31
  • 浏览次数:680
  • 所属领域:国学应用
预约课程

课程详情

《老子智慧与领导力的培养》课程大纲

1. 顺潮流者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当我们传播理念、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注意这只是依我们以前的实践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如果换了环境,就要重新去验证其适用性,而一昧地照搬强推,因为推行一个新模式是需要成本的。因此,领导者要通过参与实践来获得经验,更要在平静的心态下去深思以求得经验的升华。
2. 至仁不偏,大爱无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强调领导者应顺其自然。从问题的根源去治理;立足当下、着眼长久;培养文化,人才育成;蓄势立标,结网固基;然后即可势如破竹,实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
人的本性是“自私、懒惰和贪婪”。超越本性就能成为圣人,圣人的行为结果导向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语意平凡但内容深邃,它包涵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辩证思想,它包涵着团结友爱、互助互谅的高尚品质,它包涵着心存爱心、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4. 忍常人所不能忍者,方能成大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正因为水常见、随形,往往不受重视。然而老子却将最高级别的“善”比做水。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水总在改变自己寻找出路,勇往直前,且从来不拒绝任何加盟者,反而夹裹而行,壮大自己的力量。当前进遇到阻碍时,水会慢慢蓄积力量,最后一决而破,历经千山万里、渡尽千难万险,始终不改自己的本质与前进的初衷。因此,老子说水对万物有无比的益处,能容污纳垢且涤清吐新,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始终停留在人们所不愿意待的低处,这种品质与“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一样。
5. 善用人才是最高的领导艺术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这里指无形的“魂”。营魄既魂魄,无形与有形,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营魄”为组织的文化和执行。如果一个组织要做到快速发展、实现基业长青,是否能回答老子所提的问题呢: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组织的文化与执行能做到不相背离吗?
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组织行为能如婴儿般柔顺而不生硬吗?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组织管理能放下私欲而心无杂念吗?
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组织发展能不急功近利而瞎折腾吗?
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领导聪明能干而给部属自由发挥的空间吗?
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领导统率全局而给部属快乐成长的机会吗?
6. 务实乃领导之根本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人往往都喜新厌旧,其通病就是对难以得到的都存有异乎寻常的渴望,因此会不择手段,而对容易获得的却不再重视。此象在治国安邦、组织管理上的表现为:
“五色”:组织过多推崇管理手段,会让员工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五音”:组织过度宣传口号标语,会让员工心浮气躁、投机取巧。
“五味”:组织过度使用薪酬模式,会让员工工于心计、欲望膨胀。
“驰骋畋猎”:追求个性化发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任其泛滥,必然会“令人心发狂”,导致“凡人眼里无英雄”,目无法纪、目无制度、目无尊长,不知历史、不知尊重、不知努力,这是极不利于组织发展的。
“难得之货”:如果领导企图通过物质刺激(如计件制)来提高众成员的积极性、“方便管理”,达到巧使唤人的目的,就会“令人行妨”。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会注意控制不让它过分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非大智慧、大能力者是无法有效控制的。今天的组织领导有几个人能得到组织内一半的员工发自内心的夸奖呢?空口说白话容易,但“清谈”是要误国的。
7. “宠辱不惊”的才是好领导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
人的失态源于我们极看重的东西,如利益、荣辱的得失,也取决于内心的空虚度。如果内心空虚,心里没底,就必然要靠外在的东西去弥补,那么对一得一失自然就极易担忧,心情又如何能平静下来?这不如同身体得了一场大病而发生重要变化一样吗。因此,老子拿“得病”来比喻“宠辱得失”是非常得当的。
8. 功成弗居谓之圣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老子在这一章强调了“道”的特性:无处不在、无形无名、功成身退。老子认为太过于强烈的态势往往会给其它事物带来伤害。领导的最佳工作模式是用20%的精力来选择战略、培育文化、制定标准、搭好结构和培养部属,然后再用80%去检查和纠正组织的实际运营与战略和标准的偏差。领导为组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果就此以为自己是圣人了,以自己从前的功绩去决定以后的发展,也可能就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组织带来灭顶之难。
9.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老子将“道”称为“一”,因此在这里以“一”代替“道”。春秋战国时,侯王则自称孤家寡人。好象是谦虚,其实在这谦虚表面的背后掩盖的是绝对权力。
在本章,老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道”的功用,最后又强调说任何高高在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基础,都将是空架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0. 未雨绸缪,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图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领导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做事要见微知著、以德服人、以言立信、有备无患、积极为部属着想,遇到问题首先“日三省吾身”,才能将组织治理成和谐、安详的田园,才能将组织打造成真正的世界优秀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评论(共0条评论)

匿名

验证码

评论

暂无评论!
王家尧
王家尧
助理手机:18611753046
常驻地:北京市-北京
性别:
年龄:54岁
授课年限:未知年
擅长领域:道经、
授课费用:面议